金花娘娘

金花娘娘
金花娘娘,又稱金花夫人、金花聖母,送子娘娘等,是中國粵、桂、甘、鄂、浙等地傳統民間信奉的生育女神。 屈大均《廣東新語》表示,金花娘娘端午節觀看龍舟競賽時溺斃,屍體數日不腐敗,還有異香,接下來湖中浮現一塊木頭雕像,神似金花。於是雕像被當地人膜拜,金花也被視為神明,因為求子較為靈驗,被尊為送子娘娘。亦有不少善信向娘娘求姻緣,亦非常靈驗,因此除了月老、和合二仙之外,大家亦愛向金花娘娘求姻緣及夫妻和合。

Table of Contents

歷史記載

《廣東新語》 曰:“廣州多有金花夫人祠,夫人字金花,少為女巫,不嫁,善能調媚鬼神。其後溺斃湖中,數日不壞,有異香,既有一黃沉女像容顏絕類夫人者浮出,人以為仙,取祀之。 因名其地曰仙湖。祈子往往有驗。婦女有謠:祈子金花,多得白花,三年兩朵, 離離成果”。

《粵小記》 曰:“金花者,神之諱也,本巫女,五月觀競渡,溺於湖,屍旁有香木偶皖肖神像,因祀之。或曰:神(金花娘娘)本處女,有巡按夫人分娩,數日不下,幾殆;夢神告曰:“請金花女至,則產矣!密訪得知。甫至署,夫人果誕 子。由此無敢婚神者。神羞之,遂投湖死。粵人塑像以祀。神姓金,名花, 當時呼為‘金花小娘’。以其令佑人生子,不當在處女之列,故稱夫人云。 ”

《重修皋蘭縣志》 曰:金花仙姑降生於蘭州井兒街。其父金應龍,祖籍苑川河畔的榆中縣金家崖村,後在井兒街教場關租地耕田,遂移居。 “其母方氏,為上界仙普玉女降凡,夜夢吞日月,金光閃耀,遂身懷有孕,於明洪武二十二年農曆七月初七晚,臨盆作草,降生一女,取名金花。

《皋蘭縣志》 遺碑記述:金花3歲時,即端莊聰慧,不葷不帛,盡顯仙風秀骨。 4歲始捻麻紡線,孝敬父母,好讀經文。年將及笄,父母將金花許配蘭州南山大馬蓮灘王家莊華嶺子村庶民王尕福子,後人稱尕福爺,金花執意不從。明永樂三年(1405年)金花剛滿17歲。六禮既成,迎親到期。金花心願已定,於當夜亥時,一手拿火棍,一手拿麻線,將線頭系在灶龕,便飛身出門,離家西去。金花出蘭州西稍門,去下西園與舅舅道別,便直上晏家坪稍事休息。後途經摸石灣、泉神廟,在神樹峴稍歇。次日晨,父母不見女兒踪影,心慌意亂,便四處覓尋。其母追至晏家坪,不見金花身影,心中茫然,罵聲“小冤家”,便從原路返回(晏家坪原名“冤家坪”,源於此,後改名“晏家坪”)。後見金花所紡麻線垂空,下系灶間,即著其兄天元依線追尋。當金花行至大嶺山今永靖縣神樹峴時,被哥哥追至,勸妹一同歸家。此時金花對哥哥直言:“妹妹乃慈航分形,光分南海,肩負普渡眾生脫苦海之重任。如今功果圓滿,已成正果,此行此別,不能後退半步。”哥哥雖不相信妹妹的話,但又無可奈何,只好用試探的口氣說:“你若真的成仙,可與我當面顯個靈驗。”金花遂將手拿火棍插於道旁巨石之上,只見火棍瞬間生枝吐葉,變為一棵枝繁葉茂的青松。哥哥目瞪口呆,驚奇不知所措,知道一時難以攜妹回家,只好忍痛長嘆而歸。兄妹分手,金花繼續西行。又經蒲家溝、小乾溝梁、格水嶺、歇馬殿、黑山頂,直達浪頭山。 神話傳說​​編輯 蘭州版 據史書記載,明代以前,關山就是千峰吐秀,林木蔽天,鳳翥龍蟠,風光旖旎的仙境寶地。歷史不但在這裡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名章絕句,還留下了許多美妙的傳說,有鐫陝甘總督福康安祈雨靈驗,奏明聖上乾隆皇帝敕封“神泉”為“廣潤侯”的碑誌,有英國傳教士在光緒年間修建的避暑別墅,有外國人在此取走“金馬駒”的洞穴鑿印,其中“金花仙姑”植火棍於石,瞬間綠枝生葉的“火棍松”至今還枝繁葉茂,至於有關“金花娘娘”的故事,更是流傳至今,千古不衰。 相傳,500多年前,蘭州井兒街有個金家,金家有個姑娘名叫金花。 金花長得好,做得一手好茶飯、針線活。由此十里八鄉說媒求親的一個連著一個,金花爹憑著媒婆婆三寸巧舌,輕易地應允了金花的親事,把她許給了一個人家。 聰明能幹的金花,不盼富貴一世福,但願夫妻恩愛長。可是,父母之命不能抗,媒妁之言不能違,眼看迎親的日子將臨近,金花心裡不安。 這一天,趁爹娘出了門,金花站在房門口,手裡拿著繞在燒火棍上的麻線疙瘩,牙一咬,心一橫,抬腳出家,不問路,糊里糊塗就往鄉下奔。由於走得急,那一疙瘩麻線繩還拿在手上,一邊走,一邊撒,彎彎曲曲一溜一串,她一點都不知道。 金花姑娘顧不得腰疼腿酸,渾身淌汗,一會兒走,一會兒跑,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,她實在太累了,癱坐在一塊青石板上,喘著氣才發覺自己手裡攥著燒火棍,繞在燒火棍上的麻線繩,一溜一串,從山道繞上山彎,線兒完了。 金花出走以後,她媽進了門,發現女兒不見了,傷心落淚。金花哥忙去找,他低頭一看,麻線頭兒拴在門扣上,麻線繩兒曲曲彎彎無盡頭,他高興地說:“這麻線繩繩無有頭,妹妹走到哪,這線繩繩撒到哪,我踩著麻線繩兒去找她。” 哥哥出了門,跟著麻線繩,麻線出城他出城,麻線上山他上山,也不知他跑了多少路程,麻線繩兒斷了頭,抬頭一看,妹妹端溜溜地坐在亂石灘裡,兩眼望著山尖尖。這就是關山有名的傳說之一,青岡古樹———金花仙姑的“撚線桿”。 燒火棍戳通了青石板 金花的哥哥一心想把妹妹拉回家。而金花姑娘卻怎麼都不回去。 他放心不下,動手拉她。就在這時金花姑娘站起身,嘴裡說著“不回,不回,”,手裡舉起燒火棍,狠勁在那青石板上戳下去。說來真是奇怪,燒火棍戳通了天衣無縫的光溜溜的青石板,直插在山坡上面,而且那松木燒火棍,眨眼間,上面長出了嫩枝,嫩枝上面生出了松針。 金花的哥哥驚奇地看著這棵燒火棍變成的松樹,知道一時三刻難以勸妹妹回家,他愣愣地在青石板前面站了好一會兒,最終長嘆一聲,懷著又疼愛又難舍的心情,轉身回了家。 從此以後,這個亂石灘,就叫作松樹峴,松樹峴里至今長著這一棵大松樹,它仍然枝繁葉茂地長在青石板上,只是合抱不住的樹身,把青石板裂開了一條縫。 淚滴成泉 金花的哥哥走了以後,金花起身往山上走去,上了一條大山,晴空萬里,她站在山樑上,遙望著煙雲中的家鄉,突然思念起親人來,禁不住心裡一酸,眼淚簌簌滾落在地上,眼淚落下去的地方,霎時變成了一眼清泉,泉汪水清,像放了蜜一樣甜。 以後,人們把這眼泉叫吧咪山池,那泉水清澈見底,四季不干。過去,每逢莊稼遭旱,人們還到這裡來取水哩,說取了水回去,天上就能落下雨來。 而金花姑娘的哥哥,慌慌張張跑回家,見了爹媽如此這般一說,爹媽怨他不該在深山野嶺丟下妹妹,隻身返回。哥哥後悔莫及,又順著麻線繩追了上來。他跑到松樹峴,只見青石板上的松樹長成一旗桿高,葉兒如傘,卻不見妹妹的面,他又爬上吧咪山,只見一眼清泉,潺潺流淌,還是不見妹妹的面,他爬上山尖,只見山巒起伏,松林茂密,哪裡還有他的妹妹?他跑前跑後地呼喚,也沒有看見妹妹的面,以後人們三番五次在山上尋,去溝裡找,也沒見金花姑娘的影子。 不知過了多久。一年,這一帶遭了旱災,莊稼地裡顆粒無收。可是,奇怪的是,這吧咪山上上下下卻長滿了吧咪———野生米穀,百姓從四面八方湧向這裡收割,度過了災荒,人們說,這是好心的金花姑娘遍撒籽種,長起的米穀。 從此以後,每逢天災,這吧咪山上的野生糧食長得格外好,因此,這一帶的人把這座山叫“吧咪寶山”。

廣州版

1、金花是在端午節觀看龍舟競賽時不慎溺斃後被人們尊為神仙,求子靈驗。

2、洪武七年(公元1374 年),廣州巡按的夫人臨盆難產,更換了多名接生婆均未能生產,巡按大人手足無措,累極小憩,夢見一老翁“請金花姑娘來,可保母子平安”。巡按大人立即派人在廣州城內四處查尋,共尋得名金花的中國民間女子十餘人,逐一喚到後堂,最後一位年芳十四的姑娘,剛進入後堂,巡按夫人即平安產下一男嬰。巡按大喜,認為金花是仙女下凡,口呼金花娘娘救其夫人於危難,對金 花叩謝。這事很快就傳遍廣州城,許多婦女臨產都來找金花祈求庇佑,保生貴子。但不幸的事也發生了,竟無人敢與她成親。隨著年歲漸長,金花姑娘變得終日鬱鬱不樂,最後竟投湖自盡,死後屍體浮出,多日不腐,且發出異香,埋葬後不久,湖中又浮出一個沉香木小像, 相貌酷似金花,廣州當地居民將其迎接回來,建祠祀奉,尊之為“金花保子惠福夫人”。該湖稱為仙湖,其廟為金花廟,並將金花的生日農曆四月十七日 定為金花誕。中國民間還有一些傳說,比如說金花姑娘是一位有錢人家的侍女, 主人家生了一個兒子,特別愛哭,但只要金花姑娘抱抱,小孩馬上就不哭了, 特別好帶,於是一傳十,十傳百,好多人家的孩子都來找金花姑娘抱抱,慢慢的金花姑娘就成為專門關愛婦女兒童的神仙了。 中國民間信仰編輯 蘭州 金花仙姑成仙后,當地百姓於明成化四年(1468年)建廟供奉。初時修建池廟一間,繪畫金花娘娘神幀一幅。到了清乾隆八年(1743年),建了吧咪山池廟金花娘娘大殿三間,泥塑神像供信眾敬奉。很快,因其靈感四方,便由起初的方神轉而成為吧咪山方圓百里內信奉者共同尊崇的神靈,吧咪山也隨之成為道教聖地,歷代有所興建。 嘉慶末道光初年重修,同治初年兵燹動亂中焚毀一空。清光緒五年(1879年),紳士曹炯應城鄉民眾心願:“因金花仙姑祈雨輒應,功德於民,具呈報懇請總督奏禀光緒皇帝旨飭禮部,準加封號,列入祀典。 ”光緒七年(1881年)農曆正月十九欽定後,陝甘總督左宗棠準旨敕建靈感神祠,並自捐俸銀500兩,募集白銀5000兩,在同治二年焚毀廢墟上重建池廟及大殿,左宗棠親筆書寫“敕建靈感神祠”銅匾一塊。民國時期,吧咪山池廟曾經五六次擴建,皆毀於1958年。 “現有建築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再建的。 吧咪山建廟伊始,僅限於吧咪山周圍村民的朝山敬香活動,隨著時間的推移,金花仙姑的影響面擴大,周圍朝山敬奉者越來越多,加之當時政府的申報、嘉獎,每年農曆三月三舉行金花仙姑慶祝西王母聖誕的祈禱活動,四月八舉行紀念金花仙姑昇仙日廟會,七月七舉行紀念金花仙姑誕辰等中國民間廟會蔚為風氣。 以上廟會都是在吧咪山進行,也有數十廟一起進行的,那就是大型祈雨水會。 “蘭州一代地處西北黃土高原腹地,氣候乾旱,雨量稀少。中國民間祈雨,由來已久。“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現象,祈雨源於集體的原始信仰和原始習俗。 ” 歷傳吧咪山金花仙姑祈雨靈驗,周邊永靖二十四廟、臨洮十八廟、蘭州大馬蓮灘六廟的信眾,為求得神靈保佑,風調雨順,常來吧咪山求雨取水,通稱“水會”。由於各地水會的形式不同,各賦其名。永靖二十四廟俗稱“玉女神會”,臨洮十八廟通稱“龍華海會”,蘭州大馬蓮灘稱為“旱水會”。 “玉女神會”的水會隊伍從農曆四月初八一早出發,沿固定路線到吧咪山池廟的“神池”取水。 “神池”,也叫“水晶宮”。據傳,仙姑羽化成仙時,“雙足踏破水晶宮,五龍捧聖百脈通”,池深五尺許,水從兩石窩滲出。池旁還有一棵神奇的百年古松,叫“線桿松”,相傳因金花仙姑撚線的線桿而得名。念金花仙姑寶誥,行一系列叩拜程序,然後,把總將神水瓶用紅線紅布包紮,倒立神池取水。取到水後,周行二十四廟,最後還於池廟。 “龍華海會”由十八廟聯合舉行,一般是在後山“玉女神會”結束將神水送回金花仙姑神池之後,“龍華海會”人員於農曆四月十六晚間再到吧咪山取“神水”。 起初祈雨,尚無戒律,衣食同常,葷素不忌。每次只派兩位普通信士,一人懷抱取水寶瓶,一人手捧尕福爺牌位,徒步前往吧咪山,求水祈雨。據說,有一年祈雨,取水者因為求見金花仙姑心切,未經值班童子禀報,便急匆匆闖入金花仙姑內殿,叩拜請安。此時,金花仙姑正在蓮台上梳妝,意外一驚,匆忙間不慎將抿頭水撩進寶瓶,竟導致一場洪水漫淹的重大災難。自此以後,才訂立“旱水會”的神規戒律。 最艱難的祈雨活動,當數清康熙年間蘭州大馬蓮灘神會求雨,因其艱辛難耐,信眾稱為“苦水”,亦稱“旱水”。 “旱水會”的艱難之處在於取水隊伍要“鑼三聲,鼓三聲,三步一小拜,七步一大拜”地到達吧咪山池廟。民國時當地詩人蔣步穎曾寫有兩首《悲鄉人行香求雨》詩:“頭圈楊柳手捧香,後先奔走意倉皇。最憐闤闠小兒女,不識不織喜欲狂。 ” “燒盡信香磕盡頭,鐘鼓慘切使人愁。崇朝不睹山川郊,六事桑麻孰與謀。” “數百年間,在天災頻發之時,政府通過提倡儀式性的祈雨活動,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怨。 廣州 長洲島上的金花古廟建於清代中期,該廟二進為金花殿,專門供奉金花娘娘,兩側有十二奶娘(又稱“十二婆祖”、“十二延女”)附祀,分別是:栽花夫人杜氏、送花夫人蔣氏、保胎夫人陳氏、瀨花夫人林氏、養育夫人鄧氏、 保痘夫人胡氏、梳洗夫人張氏、教食夫人劉氏、教飲夫人梁氏、教行夫人黃氏、腰抱夫人萬氏、大笑姑婆祝氏(古時,“花”者,指胎兒、嬰兒也,“白花”指男孩,“紅花”指女孩)。據說在金花廟裡求子非常靈驗,求子者在每一位奶娘前插一炷香,直到手裡的香插完,如果最後一炷香輪到的那位奶娘手裡抱著孩子,就預兆得子,便用紅繩繫住,這個孩子就會托身為自己的孩子;如果這位奶娘手裡是空的,就無需再求,等來年繼續拜金花求子。